从10多年前还是百度统治互联网的时代,我就一直在研究从百度获得流量的方法,无论是10年前的百度还是今天的短视频平台,我发现它们是否给你流量的标准是一致的,那就是“内容原创度”“内容的质量”以及“内容的稀缺度”。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谁来审定一个内容的原创度、质量以及稀缺性呢?答案是程序的逻辑代码,它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 AI人工智能。
如果你想准确的了解AI的审定标准,那么你可能需要懂得一些代码,很不凑巧的是我曾经和现在都是一个二流程序员,我了解AI是如何工作的,所以我知道如何“欺骗”它。
就比如你看到一个视频很火,你想下载来直接发布,结果被AI无情的判定为抄袭,因为它只需要判断你视频的MD5就知道这个视频早先就已经有其他人发布过了,所以在早期短视频搬运只需要修改视频的MD5就可以骗过AI,但随着AI技术的进步,它又一次增加了技能,每一个发布在短视频平台的视频都会被AI分割成多张图片存储在服务器内,一个新作品发布后也会如此,并且会同存储在服务器内的其他作品的图像进行对比,如果超过60%以上的图像重复那么就可以判定为抄袭,我们要欺骗它需要更强的技术,比如抽帧、加滤镜、加画中画、加字幕、变速等,不过这并非最聪明的做法。
其实程序员都知道AI增强了检测机制就势必导致服务器消耗的增加(巨量的服务器成本开销),的和审核时长的增长(用户体验的损失),一个合格的程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会将没必要检测的“用户”和“行为”进行区别对待,比如他认为通过摄像头拍摄的内容就必定是原创、一些被标记为高权重账号发布的内容90%的概率是原创,是没必要让AI介入检测是否原创的。所以我们有了一个聪明的做法,直接虚拟一个摄像头,让拍摄的画面变成我们指定的视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内录技术。
以上只是分享我研究平台流量分发的算法和能够落地的搬运方法,正如文中所说,AI的规则一定会持续更新和升级,我们的搬运技术也需要不断去研究和升级,故而不存在真正的稳定的软件,如果这个软件没有程序员的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更新,一段时间之后它就与废品无异。
推荐搬运三件套
1、抖快智能养号(自动刷视频、评论、点赞):https://bk.phpwc.com/archives/9186
2、混沌剪辑(一键去水印下载痘音/快手短视频,一键智能去重、视频编辑等):https://bk.phpwc.com/archives/8315
3、撸搬7号(内录或草稿替换):https://bk.phpwc.com/archives/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