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看见-chai静;
格式:mp3;
01.mp3-在线试听:
看见(十年记者生涯)-作者柴静,播音冯颖-45集MP3有声书-32KBS,总时长:19:38:45。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图书目录:
一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二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三 双城的创伤
四 是对峙,不是对抗
五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六 沉默在尖叫
七 山西,山西
八 我只是讨厌屈服
九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十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十一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十二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十三 事实就是如此
十四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十五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十六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
十七 无能的力量
十八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
十九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二十 陈虻不死
网友评价:
从内容上说,《看见》是难得的纪实作品,反映了转型期中国矛盾重重的现实生活;从文字上讲,柴静写下的这些语句经过岁月的淘洗,已经高度成熟,甚至具备了极高的文学价值,自从阿城之后,我第一次发现有人的文字无法删减哪怕一个字。
柴静的文章,写得细致、真诚,没有戾气;不刻意煽情,却依然直指内心。她四两拨千斤的劲儿,最动人。
听完了《看见》,有一种成长和自省的认同。一本书如果可以刺激思维及行为方式的多样选择,开启人生更多的好奇与可能,丰富深刻人的品质和修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累加观点的灌输,那这本书真正参与到了我们的生活。
强大的人不在于能够征服什么,而在于能够承受什么。剖析自己,感受他人。读完总觉有太多共鸣。好记者如柴静。
书写的很好:1、有画面感,文笔细腻锐利。2、对人生有思考,从她的人生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样,在一个成熟变化的过程中。3、几个内容选的非常好,特别是征地那部分,够深入。
柴静的优点就是她不断在反省,并不想着在体制内混混就算了,这在中国已经很不容易了。缺点是教育和知识结构太差
这姑娘不容易,拧巴,全书都是看着自己跟自己较劲。话说我还真没想过她还能脾气不好,不过知道了也不吃惊。挺好,姑娘加油喂。
少年因情爱和羞辱而连环自杀,常年被家暴的十几个妇女杀掉丈夫后入狱,恋足癖记者和需要发泄的少妇联手拍摄高跟鞋跟踩进猫眼的虐猫视频。这些既不真实又有极强合理性的新闻故事,以及柴静穿插着的点评和“抒情”,让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
在我浅薄的认知里,一直觉得记者和文学创作者本应该是不一样的。题外话是,非典那章中“天井”那段实在触动人心。
不管是不是女人,不管是不是多么优秀的记者,不管是不是那么有文采,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柴静感动了我。从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的角度,感动了我。
内容有一些是博客里曾讲过的,有一些在发布会上说了,但正如柴静自己说的,这本书记录的是不断推翻的这个过程。 值得看。